其他标语

中国农村标语的“温情”变迁

本文已影响 8.8K人 

“家败离不开一个奢字,人败离不开一个逸字”、“婚育新风进万家,户户盛开幸福花” 走进甘肃省定西市农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标语。这些由农村标语构成的“墙体文化”俨然成了一道扮靓农村的风景线。

中国农村标语的“温情”变迁

政府、学校及其他组织,常常将农村标语刷写在农村乡镇街道、村组墙面上,从而传讲国家政策及法律知识等。农村标语因为其位置显著,传播效果快且稳定,是除广播、电视等途径之外,农民群众获得信息最直接的途径。

30多年前,中国的农村标语几乎都是政治口号,如“以阶级斗争为纲”;10年前,农村标语常常是有关计划生育和法律知识的,如“孩子要一个,票子要多多”、“光缆无铜、偷盗判刑”等。

“单调生硬、不理会农民感情是以前农村标语的共同特点,书写不规范,错别字多的现象也比比皆是。”甘肃省定西市凤翔镇北二十里铺村村委会主任周军说。

鉴于具有强制性、威迫性等违反民本思想的标语广泛存在,甘肃省、云南省、河北省近年来“消灭”了一系列如“放火烧山、牢底坐穿”、“致富光荣、贫穷可耻”这样带有法律误导性或歧视性的农村标语。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穆建刚表示,十几年前的标语更多的是对农民强制性地灌输和单纯性地警惕,而当下的标语则用老百姓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进行人性化地劝诫和交流。

甘肃省定西市凤翔镇北二十里铺南庄社村民牟海军说:“以前村上的标语比较土,有的还挺吓人。现在的标语挺有意思的,很贴近我们的生活。”

“好的标语能启发、服务村民,把实用的信息尤其是国家一些好的政策告诉他们。”甘肃省定西市凤翔镇副镇长刘凯向说。

近两年,当地统一了其所辖27个村的墙体文化,以规范的文字、有感召力的语言和精美的图画服务农民,帮助农民群众树立健康、民主等意识,倡导农民过健康的、有品质的生活。

在凤翔镇北二十里铺,当地基层干部还在村里道路两旁树立起“治家格言”标牌,告诉农民如何保持家庭和睦,如“了解 相互恋爱的基础、诚实 男女恋爱的钥匙”

农村标语“温情”的表达突显中国地方政府执政理念越来越由“管理性”向“服务性”转变,体现了地方政府对农民群众的尊重。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惠民政策,除了使用广播、电视等传媒工具,甘肃、湖南、河北等地方政府也通过农村标语进行了传达,编制、创造出一系列个性化、服务性的标语。

在甘肃省,农村标语的内容和风格得到了丰富,“预防婴儿出生缺陷,妇女免费服用叶酸”等健康知识类标语、“施这肥、施那肥,不如测土配方施肥”等科技培训类标语、“参加合作医疗好,农民看病可报销”等政策类标语也随处可见。

“这些标语刷写在农民屋前屋后,村头墙面上,只要路过,就会看到。而当农民需要这样的帮助时,他们会主动去村委会了解。”穆建刚说。“农村标语作为老百姓最易接受的宣传方式,具有不可替代性,依然会被长期使用。”

(本文来源:新华网 记者 张文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